公司动态 news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公司动态 > 财经新闻 > 欧洲九成光伏市场给中国 光伏战和解背后

欧洲九成光伏市场给中国 光伏战和解背后

中欧光伏争端艰难和解 企业”欧美依赖症”该惊醒了
  中欧贸易史上争端金额最大的贸易争端光伏“双反”案终于迎来突破性进展。27日,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等5家行业组织发表联合声明称,经过中欧双方艰苦、细致的谈判,中国光伏产业代表与欧盟委员会就中国输欧光伏产品贸易争端达成价格承诺。
  联合声明指出,该价格承诺体现了中方绝大多数企业的意愿,使中国光伏产品在双方协商达成的贸易安排下,继续对欧盟出口,并保持合理市场份额。
  中欧最大贸易争端
  这样的结果与中欧双方各层面的反复磋商与推动不无关系。商务部发言人沈丹阳表示,中欧光伏产品贸易争端是中欧贸易史上涉案金额最大的贸易摩擦案件,是当前中欧经贸关系中的重要议题之一,双方领导人高度重视,在不同场合共同表达了通过磋商谈判解决贸易争端的意愿。
  今年以来,商务部推动中国光伏行业相关商协会及企业与欧方调查机关进行磋商,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和相关企业多次赴欧与业界沟通。6月5日欧方公布初裁结果后,中方业界就价格承诺与欧委会调查机关进行了多轮密集磋商谈判,付出巨大努力。谈判结果积极、富有建设性,充分展现了双方务实、灵活的态度和解决问题的智慧。
  保住欧盟60%市场份额
  “大多数中国企业对此表示满意,总体来说光伏行业能保持住在欧盟60%的市场份额。”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法律部主任陈惠清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联合声明并未提及光伏出口价格和数量的承诺水平。陈惠清说,出口数量的配额如何在国内企业中分配还在研究阶段。
  欧盟委员会贸易委员德古赫特27日确认,价格承诺下限或在每瓦0.57欧元左右,但具体结果还有待提交欧委会审议后公布。上证报记者从国内某大型光伏企业负责人处了解到,中国出口到欧盟的光伏产品未来还将受到年度配额数量的限制。
  尽管只是达成意向,但这使中国避免在8月6日起被征收47.6%的高额关税,中国光伏企业也因此赢得喘息机会。
  行业竞争或更趋激烈
  “这应该说是中国和欧盟双方均作出让步的结果。”新能源行业的一位分析人士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价格底线比预计的略高,不能算完全满意,价格承诺将削弱中国光伏产品在欧盟市场的竞争力。但相比47.6%的高额惩罚性关税,这个结果能够被大部分光伏出口企业所接受,大型企业受到的冲击将相对有限,中小型企业在出口配额分配方面或处于不利的地位。
  据此有专家称,在产能过剩没有根本改变的大背景下,由于受到价格和出口数量的双重限制,国内光伏行业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这一过程将加速过剩产能的淘汰以及行业整合。
  这次中欧光伏案给中国光伏产业带来的教训非常深刻,客观上暴露了中国企业的“欧美依赖症”。欧盟“双反”后,一些光伏企业抱着断臂求生的心态开始拓展国内需求、开拓新兴市场。据了解,一些中国光伏企业正在努力调整产品结构和进行转型,把目光同时瞄向亚洲市场和国内市场。
  这些企业摆脱“欧美依赖症”的尝试,对于其他产业和企业不无借鉴意义。(.上.证)
中欧光伏大战摩擦变互让 欧九成光伏市场给中国
  按照价格承诺,未来我国输欧光伏产品仅较此前每瓦平均售价上浮0.05欧元-0.07欧元,上浮比例为9.6%-14%
  7月27日,商务部官网传来消息,称中欧双方已就中国输欧光伏产品贸易争端达成价格承诺。据介绍,此番价格承诺体现了中方绝大多数企业的意愿,使中国光伏产品在双方协商达成的贸易安排下,继续对欧盟出口,并保持合理市场份额。
  不过,虽然消息称“价格承诺体现了中方绝大多数企业的意愿”,其却未公开价格承诺的具体内容,如价格、配额等信息。
  7月28日,就价格承诺具体细则一事,《证券日报》记者从一位不愿具名的权威知情人士处独家获悉,“未来,中国输欧光伏产品价格下限将被设定为0.57欧元/瓦,而这一‘限制性’政策将执行至2015年。此外,欧委会还将对中国输欧光伏产品总量设定上限,提出的理论值为7GW/年。最后的价格承诺细则将在协议获得欧委会正式通过后,于欧盟规定的最后期限8月6日前后公布”。
  在业界看来,此番谈判中,欧盟做出了巨大让步,通过共同努力,中欧双方几乎把这场“中欧贸易史上涉案金额最大的摩擦案件”造成的损失降到了最低。
  近九成光伏市场留给中国
  7月27日,商务部发言人沈丹阳就“中欧贸易史上涉案金额最大的摩擦案件”得以化解发表了谈话,并表示了赞赏和欢迎。
  事实上,对于这一价格承诺的结果,中国光伏业界颇感吃惊,接受记者采访的晶科能源全球品牌总监钱晶表示,与此前拟对中国输欧光伏产品征收47.6%反倾销税相比,此番欧盟在价格承诺中实质上做出了巨大的让步,这也正是最令我们感到意外的。
  据了解,中国输欧光伏产品平均售价约为0.5欧元/瓦-0.52欧元/瓦,依此计算,我国此番做出售价下限0.57元/瓦的承诺,仅较此前每瓦平均售价上浮了0.05欧元-0.07欧元,上浮比例约为9.6%-14%;而若欧盟按此前对华光伏产品征收47.6%反倾销关税的方案执行,则意味着,中国输欧光伏产品的平均售价将上浮至0.74欧元/瓦-0.77欧元/瓦。
  此外,在“欧盟对华光伏产品出口设定总量上限7GW/年”方面,钱晶分析,“去年欧洲光伏新增装机容量约为12GW-13GW,但随着德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光伏补贴的不断减少,未来其市场整体需求缩减已成为必然。根据我们的预测,今年乃至明年,欧洲光伏市场的整体需求也只有8GW/年-9GW/年。因此,此番价格承诺分给中国7GW/年,相当于将80%-90%的市场份额留给了中国光伏”。
  晶硅光伏价格下降有限
  事实上,在此番价格承诺中,还有一个十分关键却往往被大家忽略的争议点,即“中国输欧光伏产品价格下限将被设定为0.57欧元/瓦的限制性政策”是否要执行至2015年。
  上述权威知情人士透露,“此前,我方曾竭力争取这一限制性政策只执行至2014年,但最终还是做出让步,改为执行至2015年”。
  不过,在钱晶看来,即便这一限制性政策执行至2015年,距今还有近三年时间,其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释放对中国光伏,尤其是多晶硅、单晶硅光伏产品的负面影响(未来三年,若光伏产品生产成本缩减,导致其他竞争对手光伏产品售价降低,则还需遵守0.57欧元/瓦下限规定的中国光伏企业将逐渐丧失竞争力)。
  “晶硅光伏产品的价格主要取决于多晶硅价格和生产成本两大要素,在目前多晶硅价格几乎已无下降空间的前提下,未来三年光伏产品价格出现大幅下调的可能性基本只会来自于生产成本的骤降。但根据目前晶硅光伏产品生产技术的成熟度,三年内,其下降空间相当有限,或者说,这样的影响,是中国光伏企业能够应付的。”钱晶表示。
  欧盟严防中企“曲线救国”
  值得注意的是,此番价格承诺与此前美国对华光伏实施“双反”制裁不同,未来,中国光伏企业可能无法再采取“曲线救国”方式,避开限制性政策。
  “此次欧盟与我方的价格承诺协议文本中,绝大部分内容都是在发现并制止中国企业可能采取的‘曲线救国’措施。”上述知情人士透露,欧盟曾提出,一旦发现中国企业采取任何方式规避0.57欧元/瓦的价格限制,违反政策,则将立刻对所有输欧光伏产品征收47.6%反倾销关税。但此后,在我方的大力争取下,这一方案更改为仅对违反政策的企业征收47.6%的反倾销关税惩罚。
  “在这次价格承诺协议文本中,欧盟对中国企业可能采取的‘曲线救国’方式,如投资转移(成立海外公司,再出口至欧洲),瞒报光伏产品实际功率、买一赠一(变相降低售价)等,均设置了严苛的制约措施及惩罚办法。”该知情人士说。(www.ccstock.cn)